香港文化中心舞台 |
泡泡機實驗 |
這回行程最重要的任務還是與香港中樂團合作的演出,所以必須要提一下這次演出的香港文化中心表演廳。這個廳的空間比較接近圓形,與大多數音樂廳的長方鞋盒型不同,音響狀況也不一樣,感覺上比較像北京大劇院的音樂廳,合唱團也一樣安排在舞台後方的二樓(沒有合唱的演出時,可以售出為觀眾席),比較特別的是在排練時會覺得空間聲音很乾,不知道是否可以用殘響時間比較短形容,才擔心演出時應該怎麼調整,但公開排練(有學生進場參觀)時,又突然覺得空間變溫暖了,而且絕對不是有沒有觀眾的心理因素,這幾年有機會在各地表演,音樂廳的音響奧妙實在無限。另外一提的是,因為有舞台後方的二樓可以利用,所以在錢老師所寫的「蛇」段落,可以把泡泡機安裝在二樓創造出西湖畔白娘娘現身的絕美畫面,或許下回還有機會演出時,可以在舞台兩側把泡泡機架高營造效果。
回到古蹟的部分,香港地狹人稠,感覺因為空間的關係,在古蹟維護上也有相當壓力。不是必需新舊交融(如聖安德魯堂),就是腹地被消滅(如主教座堂),有時候建築的美不單在建築物的本身,也在與周邊空間的融合(後續在台北賓館-前台灣總督官邸的日式庭園可以明顯感受)。總之,此行能利用排練之餘看到與之前印象不同的香港,甚幸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