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下午的排練要先回飯店集合,畢竟第一次進到文化中心,團體又這麼大,避免保安麻煩就集合後再一起前往,也因此就得更早一點點回到飯店。未料一直這麼想著竟導致早上速度過快,還有些時間就往離飯店極近的舊水警總部去瞧瞧。(簡單歷史與連結如下)
聽說在開發過程中也砍了許多大樹,相信除了樹也有許多地形地貌的調整,這些年台灣也有許多古蹟重新利用的案例,比如襄陽路的土地銀行(台灣博物館的土銀園區)、南門園區、華山藝文廣場、松菸文創…等等。隨著政治上的開放與人民對空間的需求,一一復活起來,但不是所有都能成功,成功也不代表就能有意義且保留原有古蹟風格,這的確不是容易的事情,畢竟不可能面面俱到。你覺得最棒的案例是哪一個呢?許多往文創的方向走去,有些納入了餐廳,有些堅持博物館路線。
進到主建物裡(這邊多規劃成餐廳,至少可以在走廊繞繞、爬爬樓梯),長廊微風,確是休憩好去處,若有錢有閒也可坐在廊上座位,看人看景,只不知料理如何?遠望前方,就是隔天要表演的文化中心所在,外牆也掛上大大的「十二生肖」布招,些微的不真實感竟湧上心中。
1842年該處已設立九龍西1號炮台,1854年廢置。
1884年原水警總部(是一艘名為約翰.亞當號的鴉片船)起火焚毀。當年香港政府即於炮台遺址興建水警總部大樓落成,原高兩層。
1920年代加建至3層。
日治時期曾被日本皇軍用作指揮所。
1994年成為香港法定古蹟。
1996年遷往香港島西灣河新建築後方停止水警總部功能。
2003年長江實業標得水警總部50年發展權,並改建成為古蹟酒店,設有小型商場,命名為1881
Heritage,於2009年正式開幕。
前水警總部大樓具維多利亞時代的建築特色,由5組建築物組成,包括主體大樓、馬廐、報時塔(俗稱為圓屋)、九龍消防局及消防宿舍。
前水警總區總部:九龍尖沙咀廣東道2號A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